藝術類商品任選四件加贈皇室畫廊 on selected products
指定免運優惠活動 on order
Not enough stock.
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
Not enough stock.
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
Limit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per order.
Only {{ quantityOfStock }} item(s) left.
5.
保羅.維洛內些《迦拿的婚禮》法國 巴黎 羅浮宮
藝術大師提香﹝Titian﹞有兩個偉大的弟子:丁托列托﹝Jacopo Robusti Tintoretto﹞和維洛內些,他們同時被譽為十六世紀義大利威尼斯畫派三傑。
在提香過世之後,維洛內些便在師兄丁托列托的畫室學藝。由於受到家鄉維洛那的傳統繪畫風格影響,維洛內些習慣用銀灰色調。雖然他的歷史與宗教題材作品較之提香和丁托列托少了一分狂放的激情,但在女性豐盈玉潤的刻畫上卻多了些世俗的富貴與奢華,如《摩西的發現》﹝The Finding of Moses﹞。
6.古斯塔夫.庫爾貝《畫室裡的畫家》法國巴黎 奧賽美術館
法國畫家,寫實主義美術的代表。自幼天賦聰穎、相貌出眾,既高傲自大、自命不凡,又熱情奔放、慷慨大方,從中學時代就成為同齡朋友們心悅誠服的領袖。
庫爾貝是法國一位偉大的寫實主義畫家。1849 年,他創作了《採石工人》,這幅畫的主題在當時曾經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庫爾貝創作這幅畫的靈感,是來自於他在邁西埃爾附近看見兩個鑿石頭的男人。他們那種沒有前途發展的悲慘境況,使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認為藝術必須描寫這種真實的現象,結束當代那種「矯揉造作的藝術」。他的這種選擇,招致了許多人對他的不解和批評,資產階級和慈善家嘲笑他,他的同事也指責他,然而安格爾和德拉克洛瓦卻被這種極其不同、極具說明性和全新的觀念所打動、懾服。庫爾貝的畫作擺脫了古典的準則,那直言不諱的寫實主義風格引起了一陣風波,而他本人的作風也是如此。他宣稱自己是繪畫的唯一仲裁者,因此他不僅是個畫家,而且是個不純為藝術、而是為贏得思想自由而作畫的人。伊莉莎白·維傑·勒布倫(Élisabeth Vigée Le Brun,1755-1842)是法國18世紀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自學成才的她因給皇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繪畫肖像而出名,法國大革命後離開法國在歐洲各國遊歷作畫,一生創作近千幅肖像、風景作品,十分難得的在歷史極為動盪的時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勒布倫的父親是名肖像畫家,受到父親的影響,15歲的她就已才華畢露,許多達官貴人、資產階級及貴族子弟都找她畫像。1776年, 勒布倫嫁給了巴黎的藝術品經銷商。由於丈夫工作的影響,勒布倫一直無法進入當地著名的藝術學院(Académie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學習。然而,與法國皇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相遇,讓勒布倫繼續藝術學習成為可能。1783年,28歲的勒布倫成為了學校僅有的四名女性學員之一。
8.弗朗索瓦.克盧埃《沐浴中的夫人》美國華盛頓特區 國家藝廊
弗朗索瓦·克盧埃(英語:François Clouet),(1510年-1572年),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藝術家。為讓·克盧埃之子,他多年致力於畫作研究,主要在法國開展活動。為著名的風俗場景畫與肖像畫畫家。
《沐浴中的夫人》也是弗朗索瓦·克盧埃的作品,從這幅畫中可以看出畫家具有完善的油畫表現技法和較寬的創作思路。有人指出在他的作品中有威尼斯繪畫的影響,這在《沐浴中的夫人》中是比較明顯的,肖像畫中卻很難看到這種影響的存在。